【奋笔疾书的成语意思】“奋笔疾书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情绪激动、精神饱满地快速书写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作家、学生或工作者在写作时的专注和高效状态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奋笔 | 振作精神,用力挥动笔 |
疾书 | 快速地书写 |
整体含义:
形容人情绪高涨、精力充沛,迅速而有力地进行写作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奋笔疾书,不觉夜之将尽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表示写作时的积极状态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 |
近义词 | 笔耕不辍、文思泉涌、奋笔如飞 |
反义词 | 墨守成规、懒于动笔、迟疑不决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写作时 | 他在稿纸上奋笔疾书,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倾诉。 |
学生考试 | 考试时间紧迫,他奋笔疾书,力争写出最佳答案。 |
创作过程 | 作家在灵感爆发时,常常奋笔疾书,一气呵成。 |
四、总结
“奋笔疾书”不仅是一个描写写作状态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创作热情和效率的赞美。它体现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投入全部精力、追求高质量表达的精神。无论是在文学创作、学术研究还是日常写作中,这个词都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。
通过了解其来源、用法及适用情境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,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灵活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