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还酹怎么读音】“还酹”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,常见于古诗词中,尤其在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中出现:“一尊还酹江月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“举起一杯酒,洒向江中的月亮”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。
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“还酹”的发音与含义,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总结:
一、拼音与发音
汉字 | 拼音 | 声调 | 发音说明 |
还 | hái | 第二声 | 读作“hái”,表示“仍然、再”的意思。 |
酹 | lèi | 第四声 | 读作“lèi”,意为“将酒洒在地上以祭奠”。 |
完整读音:
“还酹”读作 hái lèi。
二、词语解释
- 还(hái):表示“再次、重新”的意思,在这里表示“再举杯”。
- 酹(lèi):本义是将酒洒在地上,古代常用于祭祀或悼念。
整体意思:
“还酹”可以理解为“再洒一杯酒”,常用于表达对古人、往事或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。
三、出处与用法
“还酹”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词人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,原文如下:
> 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> 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这里的“还酹江月”意思是:举起一杯酒,洒向江中的明月,寄托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。
四、常见误读与注意事项
1. “还”字易误读为“huán”
虽然“还”在某些语境下读作“huán”(如“归还”),但在“还酹”中应读作“hái”。
2. “酹”字不常见
“酹”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,容易被误认为是“泪”或“累”,需注意区分。
3. “还酹”多用于文学作品
不建议在日常口语中使用,主要用于诗歌、古文或文学赏析中。
五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还酹 |
拼音 | hái lèi |
声调 | 还(第二声)、酹(第四声) |
含义 | 再次洒酒,常用于表达追思或感慨 |
出处 | 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|
常见误读 | “还”误读为“huán”,“酹”误读为“lèi”或“lěi” |
使用场景 | 古诗词、文学作品、文化研究等 |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“还酹”的读音、含义及使用背景。对于学习古文或欣赏古典诗词的人来说,掌握这类词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与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