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干柴烈火什么意思】“干柴烈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情况或环境非常容易引发冲突、矛盾或激烈的情绪。它字面意思是“干的柴火遇到猛烈的火焰”,比喻事物之间相互助长,导致事态迅速升级。
一、
“干柴烈火”原意是指干燥的柴火遇到猛烈的火焰,会迅速燃烧起来。引申为在某种条件下,原本平静的事物或情绪,因为外部因素的刺激而迅速激化,形成激烈的反应或冲突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、社会现象或突发事件中,因某些条件叠加而引发的严重后果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干柴烈火”可以用来形容:
- 情绪激动的人遇到刺激后更容易爆发;
- 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大冲突;
- 社会或组织中存在潜在问题,一旦有触发点就会迅速恶化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干柴烈火 |
字面意思 | 干燥的柴火遇到猛烈的火焰 |
引申含义 | 指事物在特定条件下迅速激化,引发激烈反应或冲突 |
使用场景 | 人际关系、社会现象、突发事件等 |
常见用法 | 描述矛盾积累后因小事件引发大冲突的情况 |
近义词 | 一触即发、火上浇油、雪上加霜 |
反义词 | 风平浪静、按部就班、循序渐进 |
出处 | 不详(常见于现代汉语使用) |
例句 | “两人本来就互不相让,再加上一句刺耳的话,简直是干柴烈火。” |
三、结语
“干柴烈火”虽然不是传统古文中的成语,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。它形象地表达了“积压情绪+外部刺激=激烈反应”的逻辑,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重预防与疏导,避免因小失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