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屠宰场污水处理】屠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,主要包括动物血液、内脏残留物、地面冲洗水、毛发及粪便等。这些污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,影响水体质量,甚至危害人体健康。因此,屠宰场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为了有效治理屠宰场污水,需根据其水质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。以下是针对屠宰场污水处理的总结
一、屠宰场污水处理概述
屠宰场污水具有以下特点:
- COD(化学需氧量)高:通常在3000~8000 mg/L之间;
- BOD5(五日生化需氧量)高:一般在1000~4000 mg/L;
- 悬浮物含量高:主要来自动物毛发、内脏残渣等;
- 氨氮含量较高:尤其在宰杀过程中产生的尿液;
- 油脂含量高:如动物脂肪、油脂等。
因此,屠宰场污水处理需要综合考虑物理、生物和化学处理方法,以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。
二、常见处理工艺流程
处理阶段 | 处理方法 | 主要作用 |
预处理 | 格栅、沉砂池、隔油池 | 去除大颗粒杂质、毛发、油脂等 |
初级处理 | 沉淀池 | 去除部分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|
生化处理 | 活性污泥法、A²O工艺、SBR工艺等 | 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|
深度处理 | 絮凝沉淀、活性炭吸附、臭氧氧化 | 进一步去除残留污染物 |
消毒处理 | 次氯酸钠、紫外线消毒 | 杀灭病原微生物 |
三、处理效果与排放标准
不同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如下表所示:
污染物 | 原水浓度(mg/L) | 处理后浓度(mg/L) | 去除率(%) |
COD | 5000 | 100~200 | 95~98 |
BOD5 | 3000 | 20~50 | 98~99 |
SS | 1000 | 20~50 | 95~98 |
氨氮 | 300 | 10~20 | 93~95 |
总磷 | 50 | 5~10 | 80~90 |
根据《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3457-2006),屠宰场污水经处理后应达到以下标准:
- COD ≤ 100 mg/L
- BOD5 ≤ 30 mg/L
- SS ≤ 70 mg/L
- 氨氮 ≤ 15 mg/L
- pH值 6~9
四、总结
屠宰场污水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结合厂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。合理的设计与运行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,还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,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感。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,屠宰场必须重视污水处理技术的持续优化,确保达标排放,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