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齐鲁青未了全诗】一、
《齐鲁青未了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望岳》中的名句,原诗为:
> 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
> 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> 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
> 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这首诗是杜甫在青年时期所作,描写的是泰山的雄伟壮丽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立志攀登高峰、实现抱负的豪情。
“齐鲁青未了”一句中,“齐鲁”指的是古代齐国与鲁国的地域范围,泛指山东一带;“青未了”则形容青山连绵不断,看不到尽头。整句意为:泰山的青翠山色在齐鲁大地上无边无际,仿佛永远也看不到尽头。
此句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阔景象,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——志向远大,胸怀广阔,不被眼前的困难所束缚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望岳》 |
作者 | 杜甫(唐代) |
出处 | 《杜工部集》 |
创作背景 | 杜甫青年时期游览泰山时所作,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及个人志向 |
名句 | “齐鲁青未了” |
诗句含义 | 泰山的青翠山色在齐鲁大地上无边无际,象征着壮阔与无限可能 |
诗中情感 | 对自然的热爱、对理想的追求、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|
诗歌主题 | 自然风光与人生抱负的结合 |
诗歌风格 | 气势磅礴,意境开阔,语言凝练 |
后世影响 | 成为描写泰山的经典之作,常用于表达远大志向和坚定信念 |
三、结语
《齐鲁青未了》不仅是杜甫对泰山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,更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。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。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精神内涵上,这首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