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常识问答 >

笏是什么意思

2025-09-28 01:35:39

问题描述:

笏是什么意思,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,感谢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8 01:35:39

笏是什么意思】“笏”是一个汉字,常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历史场景中。它不仅是一种器物,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。本文将对“笏”的含义、用途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
一、什么是“笏”?

“笏”(拼音:hù)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一种长条形板状物,通常由玉、象牙、竹木等材质制成。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大臣向皇帝奏事时的工具,用来记录要点、提示内容,同时也象征着身份与地位。

二、“笏”的历史与用途

1. 起源

“笏”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,最初是作为一种礼仪用具出现,后来逐渐演变为官员的随身物品。

2. 用途

- 记录奏章内容,防止遗漏;

- 在朝堂上作为身份象征,显示官员的地位;

- 有时也用于书写或遮面,避免直接面对皇帝时的失礼。

3. 材质变化

不同朝代的“笏”材质有所不同:

- 唐宋时期多用玉或象牙;

- 明清时期则以黑檀木为主;

- 清代后期,由于制度变革,“笏”逐渐被废除。

4. 文化象征

“笏”不仅是实用工具,更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。在文学作品中,“笏”也常被用来隐喻官场生涯或仕途起伏。

三、“笏”的演变与消失

时期 状况 说明
周代 初期使用 作为礼仪用品,尚未成为官员标配
唐宋 广泛使用 官员上朝必带,材质讲究
明清 高度制度化 规定不同品级官员使用不同材质
清末 逐渐废除 随着近代政治改革,传统服饰与礼仪逐步淘汰

四、现代语境中的“笏”

在现代汉语中,“笏”已经不再作为日常用语出现,但在一些特定场合如历史剧、古装小说、书法作品中仍会提及。此外,“笏”也常被用来比喻“官职”或“仕途”。

五、总结

“笏”是中国古代官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,既是实用性工具,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虽然它已退出历史舞台,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。

表:笏的简要介绍

项目 内容
拼音
含义 古代官员上朝所持的板状物
用途 记录奏章、象征身份、礼仪工具
材质 玉、象牙、竹木、黑檀木等
历史时期 起源于周代,盛行于唐宋明清
现代意义 文化符号,常用于文学与影视作品中

如需进一步了解“笏”在具体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的体现,可结合相关史料深入探讨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