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吹毛求疵什么意思】“吹毛求疵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对事情过于挑剔,甚至在微小的地方找毛病。这个成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批评人的不宽容,但在实际使用中,也常被用来表达一种严谨、细致的态度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吹毛求疵 |
拼音 | chuí máo qiú cī |
出处 | 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故曰:‘夫世之愚,好尽言以招怨;而智者,有辞以避祸。’今有人,……吹毛而求其疵。” |
释义 | 原意是吹开皮上的毛寻找疤痕,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苛刻、挑剔。有时也可用于褒义,表示做事认真细致。 |
近义词 | 吹毛索疵、斤斤计较、求全责备 |
反义词 | 宽宏大量、宽恕包容、得过且过 |
二、成语用法与例子
1. 贬义用法
- 他总是对同事的工作吹毛求疵,让人感到很不舒服。
- 老板对员工要求太严格,简直是吹毛求疵。
2. 褒义用法(较少见)
- 在科研工作中,需要这种吹毛求疵的精神,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。
三、常见误区
- 误用为表扬:很多人误以为“吹毛求疵”是一种优点,但实际上它更多是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。
- 混淆近义词:如“吹毛索疵”、“求全责备”等,虽然意思相近,但使用场景略有不同。
四、总结
“吹毛求疵”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成语,既可用于批评人的苛刻,也可用于强调细致和严谨。在日常使用中,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,避免误用。理解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,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写作或口语中。
如果你对其他成语感兴趣,也可以继续提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