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妄自菲薄意思介绍】“妄自菲薄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过分看轻自己,缺乏自信。这个成语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,原文为:“臣不才,不能仰承明诏,愿乞骸骨,归田里,以终余年,使百姓得安其业,而无烦扰之苦。若陛下能听臣言,臣虽死无憾。若不听,臣不敢复言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,然臣不敢妄自菲薄。”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,“妄自菲薄”强调的是不应过分贬低自己的价值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妄自菲薄”多用来劝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或不足而否定自己。它与“妄自尊大”相对,前者是自卑的表现,后者则是自负的表现,两者都属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。
妄自菲薄意思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妄自菲薄 |
拼音 | wàng zì fěi bó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 |
含义 | 过分地看轻自己,缺乏自信 |
近义词 | 自暴自弃、自轻自贱 |
反义词 | 自信、自尊、妄自尊大 |
用法 | 多用于劝诫他人或自我反思 |
例句 | 他总是妄自菲薄,不敢尝试新事物。 |
总结
“妄自菲薄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反映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应保持适度的自信,既不过分高估自己,也不轻易否定自己。只有正确看待自身的能力与价值,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