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患得患失的患什么意思】“患得患失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种机会或结果时,既害怕失去又担心得不到的心理状态。其中,“患”字是这个成语的核心关键词之一,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。
一、
“患得患失”出自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’”意思是说,一个见识浅薄的人,在没有得到某样东西时,担心得不到;得到了之后,又担心失去。这种心理状态就是“患得患失”。
其中,“患”字的意思是“担忧、害怕”。在“患得患失”中,“患”指的是对可能失去的担忧,而“得”和“失”则分别表示获得和失去的结果。因此,“患得患失”的整体意思是指一个人因为过于在意得失,而产生焦虑、犹豫不决的情绪。
二、表格展示
汉字 | 拼音 | 含义解释 | 在成语中的具体含义 | 例句示例 |
患 | huàn | 忧虑、害怕 | 对可能失去的担忧 | 他总是患得患失,不敢轻易做决定。 |
得 | dé | 获得、得到 | 表示获得某种利益或成果 | 他担心得不到机会,内心非常焦虑。 |
失 | shī | 失去、丧失 | 表示失去已有的东西 | 一旦失去,他就会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患得患失”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心理状态,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不决。比如在职场、感情或人生重大决策中,若一个人总是顾虑太多,就容易陷入“患得患失”的状态,影响判断力和行动力。
为了避免“患得患失”,建议人们学会放下过度的担忧,专注于当下,理性分析利弊,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。
结语:
“患得患失”的“患”意为“担忧、害怕”,整个成语表达的是因过度在意得失而产生的焦虑心理。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和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