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既往不咎是什么意思】“既往不咎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;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后来在《左传》中也有类似表达,意思是“对过去犯下的错误不再追究”。这个成语常用于表示对过去的过错不予责备或惩罚,强调宽容和原谅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含义 |
既往 | 指过去的事情 |
不咎 | 不追究、不责备 |
因此,“既往不咎”整体意思是:对于过去所犯的错误,不再追究责任或惩罚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既往不咎,自今以往,可以无患。”
- 现代用法: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,表示对过去错误的宽容态度。例如:公司决定对员工之前的失误“既往不咎”,希望其能吸取教训、继续努力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原谅、宽恕、从轻处理 |
反义词 | 追责、严惩、计较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企业管理 | 公司决定对新员工的初次失误“既往不咎”,鼓励其积极改进。 |
家庭关系 | 父母对孩子小时候的调皮行为“既往不咎”,给予更多理解。 |
政治外交 | 在国际关系中,一方对另一方的历史问题采取“既往不咎”的态度,以促进和平发展。 |
五、总结
“既往不咎”是一种体现宽容与智慧的态度,适用于多种场合,尤其是在需要化解矛盾、推动合作的情境中。它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包容,也传递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任。
通过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可以在沟通中展现成熟与大度,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