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日常问答 >

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

2025-07-17 01:04:18

问题描述:

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,有没有人理理我?急需求助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17 01:04:18

无入而不自得的出处】“无入而不自得”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。这句话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重要思想之一,强调人在任何处境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定与满足。

一、

“无入而不自得”原意为: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人都能保持内心的自在与满足。它体现了儒家提倡的“安分守己、知足常乐”的人生哲学。这句话在《礼记·大学》中被用来说明君子应具备的修养,即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,内心都能保持平和、坚定,从而达到“自得”的境界。

此句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,也对现代人面对压力、挑战时的心理调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

二、出处及释义表格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礼记·大学》
原文 “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,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而著其善。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?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曾子曰:‘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’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……无入而不自得。”
释义 不论处于什么环境中,人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满足,体现一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境界。
理解 强调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,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安然自得,不为外物所动。
现代意义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时,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信,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。

三、结语

“无入而不自得”不仅是古代圣贤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也是现代人实现自我价值、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理念。它提醒我们,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唯有内心强大,才能真正做到“随遇而安”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