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常识问答 >

呼尔而与之解释是什么

2025-08-25 00:04:35

问题描述:

呼尔而与之解释是什么,有没有大神路过?求指点迷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25 00:04:35

呼尔而与之解释是什么】“呼尔而与之”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是孟子用来阐述人性本善、人应有尊严和道德选择的一句话。这句话在古代语境中具有深刻的哲理,常被用来强调人不应因一时的施舍而失去自尊,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人格的独立性。

一、原文出处及背景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原文 “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”
背景 孟子通过对比两种施舍方式,说明人的尊严和道德选择的重要性

二、字面解释

- 呼尔:大声叫喊的样子。

- 与之:给他(东西)。

- 整体意思:如果有人大声叫喊着给你东西,即使是走在路上的人也不会接受;如果用脚踢着给人东西,连乞丐都不会屑于接受。

三、深层含义

解释
尊严与自重 人应当保持尊严,不应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道德选择 在面对诱惑或施舍时,应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,而非随波逐流。
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的端倪,即使在困境中也应坚守本心。

四、现实意义

1. 现代社会中的启示

在当今社会,很多人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平等的待遇或条件。但“呼尔而与之”的思想提醒我们,即使在困境中,也要保持自我尊严,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。

2. 教育意义

这句话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重要素材,教导他们如何在面对外界压力时,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。

3. 职场与人际关系

在职场中,有些人可能会为了利益而妥协自己的立场。这句话提醒我们,在合作与竞争中,应保持独立人格,不为外力所左右。

五、总结

项目 内容
含义 强调人在面对不尊重的施舍时应保持尊严,不轻易接受带有侮辱性的给予。
哲理 体现孟子“人性本善”的思想,倡导人应有道德自觉和人格独立。
应用 对个人修养、教育、职场行为等都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
六、拓展思考

“呼尔而与之”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现象的反思,也是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一种警示。在物质丰富、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是否也在不经意间接受了“呼尔而与之”式的“施舍”?比如,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我观点,或是为了利益而违背内心良知。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。

结语:

“呼尔而与之”虽是一句古文,但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都要守住内心的尊严与道德底线,做一个有骨气、有原则的人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